一、院墙构造
院墙是建筑群、宅院用于安全防卫或区域划分的墙体。
1.院墙使用的材料及形式
院墙常使用砖材、石材、土、木、竹等材料。作为小型独立砌体,其形式较为自由活泼,常见的形式有普通院墙、砖瓦花墙、云墙、罗圈墙、爬山墙、迭落墙、罗汉墙等。
2.院墙构造
古建筑院墙基本上都为水平三段式,分别为下碱、上身、墙帽。
(1)下碱构造要点 小式院墙下碱高度为墙身高度的1/3,大式院墙下碱高度为墙身高度的1/3但不超过1.5m。下碱砌筑与建筑山墙相比应等级降低,常采用普通淌白、糙砖等砌筑做法。下碱在院落最低处时要在下部做排水的孔道(俗称沟门)。
(2)上身构造要点 院墙上身应比下碱向内收进退花碱,尺寸为0.6~1.5mm。上身做法应较下碱粗糙,也可一样。院墙墙身多设有什锦门窗。洞门样式有长方形与八边形洞门、瓶形洞门、梅花形与圆形洞门。什锦窗样式有镶嵌式什锦窗、夹樘什锦窗、单层漏窗、洞窗等。
什锦门窗的样式详见图3-29,什锦窗构造详见图3-30。
图片
图3-29 什锦门窗的样式
图片
图3-30 什锦窗构造
(3)墙帽构造要点 墙帽部分由砖檐和墙帽组成,常见的砖檐种类有直檐、鸡嗉檐、菱角檐、锁链檐(瓦檐)、砖瓦檐、冰盘檐等,常见的墙帽种类有宝盒顶、馒头顶、眉子顶、兀脊顶、鹰不落、蓑衣顶、瓦顶、花瓦顶、花砖顶等。二者之间常有固定的搭配关系,详见表3-11,各类墙帽构造详见图3-31。
图片
表3-11 砖檐和墙帽的搭配关系
注:方出方入是指冰盘檐总出檐尺寸能接近砖的总厚度。
图片
图3-31 各类墙帽构造
二、影壁构造
1.影壁的概念
影壁也称照壁、萧墙,是在大门内或外所建的起屏障作用的单独墙体。
2.影壁的作用
(1)遮蔽视线、阻挡寒风 影壁的本意是要挡住自己或外人的身影,避免外人的偷窥和打扰,同时影壁的存在在寒冷的冬天还能御挡院外的寒气,挡住大风向院内直灌。
(2)聚人气、避鬼邪 按古代风水学说,门前的影壁和院内的影壁,是为了使气流绕影壁而行,聚气则不散。清代蒋平阶(字大鸿)在《水龙经·自然水法歌》中有“直来直去损人丁”的说法,所以在此种情形下建立影壁能够起挡住冲煞杀气的作用。另外古人认为影壁能够升聚院内人气,阻挡院外的鬼邪之气,所以院门设置影壁可以挡住它们的伤害。
(3)装饰功能 从装饰角度而言影壁增加了大门的气势、空间层次,形成了大门内或门外的视觉中心。
(4)等级标志 影壁装饰华丽与否反映了院主人的家庭状况和社会地位,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并不是家家可以设置影壁的。据西周礼制规定,只有王家宫殿、诸侯宅第、寺庙建筑才能建筑影壁,它是地位和身份的标志之一。
3.影壁的种类
(1)按照影壁使用的材料划分 有青砖影壁、石影壁、木影壁、琉璃影壁。
(2)按照影壁使用的位置与平面形式划分 有座山影壁、一字影壁、八字影壁、撇山影壁,详见图3-32。
图片
图3-32 影壁的种类
平面为一字形的独立影壁称为一字影壁;平面为一字和八字形结合的独立影壁称为八字影壁;出现在建筑山墙外表面的镶嵌式影壁称为座山影壁;出现于门屋两侧,从山墙向外延伸呈八字形的影壁称为撇山影壁。
从使用位置分析,大门内的影壁多为独立影壁或座山影壁;大门外的影壁多为一字影壁和八字影壁;位于大门两侧的影壁为撇山影壁和雁翅影壁;位于墙门两侧院墙上的为影壁墙,位于园林中作为屏障遮挡景观的影壁多为一字影壁。
4.普通一字影壁构造
普通一字影壁是最常见的影壁。普通一字影壁按照影壁的长度可以分为小型:10m以内;中型:15~20m;大型:20~30m;特大型:30~50m。还可以分为单影壁和连三影壁。九龙壁为特大型的单影壁(著名的有大同、故宫、北海九龙壁),连三影壁多出现在寺庙建筑山门之外,多为三开间,屋顶中央高两边低(如:五台山普化寺、南山寺山门外影壁)。
普通一字影壁常用的屋顶形式有硬山、悬山、庑殿和歇山。影壁构造详见表3-12,图3-33~图3-35。
图片
图片
表3-12 普通一字影壁构造
图片
图3-33 硬山一字影壁
图片
图3-34 悬山一字影壁
图片
图3-35 庑殿一字影壁
5.影壁心设计
影壁心有软心和硬心两种。软心做法:将壁心抹灰做成白色素面,周边采用花纹图案压边,中间饰以字牌或图案,在高等级的琉璃影壁中,常常将壁心整体采用红土浆刷色,四角和中央采用琉璃砖雕装饰(即采用中心四岔构图)。硬心做法:普通做法中壁心多采用方砖或斧刃砖磨砖对缝贴面,高等级做法则在壁心中心及四角再嵌以砖雕装饰。
方砖影壁心是最为常用的影壁心形式之一,在具体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。
①方砖规格的选用,大式建筑多用尺四和尺七方砖,设计参考尺寸为450mm×450mm×60mm、500mm×500mm×60mm、550mm×550mm×60mm,小式建筑多用尺二方砖,设计参考尺寸为300mm×300mm×60mm、350mm×350mm×60mm、400mm×400mm×60mm。
②方砖影壁心的形式。方砖影壁心形式有三种:一种为四角为1/2方砖对角斜长,俗称虎头找;另一种为四角为方砖对角斜长,俗称大叉;还有一种为两种混用的方式,即上部采用虎头找,下部采用大叉。方砖心形式详见图3-36。
图片
图3-36 方砖心形式
③方砖心的总高与总宽。方砖心应以每块方砖的斜长为模数,总高与总宽多为n倍的方砖斜长。
④方砖心一般为干摆做法,两边有撞头墙时,撞头墙一般为丝缝做法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中鑫优配-股票配资官方平台-股票开户哪一家比较好-带杠杆的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