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壹
若能入生死无障碍,即是常住涅槃。
释义: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生死流转的世间,自由自在地出入,不被生死的种种烦恼、痛苦所阻碍,那么这个人就已经达到了常住涅槃的境界。涅槃并非是一种离世的状态,而是内心对生死实相的洞察与超越,从而获得的一种永恒的寂静与安宁。
感悟:我们常常害怕死亡,执着于生命的长短,却忽略了生命的本质。真正的解脱,不是逃避生死,而是在生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智慧。就像大海中的波浪,起起落落是常态,但大海本身从未改变。当我们学会接纳生死的无常,便能体会到涅槃的永恒与安宁。生命的真谛,不在于逃避无常,而在于在无常中安住本心。当我们不再被生死的表象所左右,就能在无常的世间找到永恒的宁静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贰
世间之人,乐中见苦,常见无常,我见无我,净见不净,是名颠倒。
释义:世间的人们常常会陷入认知的误区。把快乐误以为是痛苦,将本是无常变化的事物当作永恒不变,把没有真实自我的现象执着为有一个实在的 “我”,把不洁净的事物看作是洁净的,这种错误的认知就叫做颠倒。它揭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无明,对事物的本质产生了错误的判断和理解。
感悟:我们常常被表象迷惑,追求短暂的快乐,却忽略了快乐背后的无常;执着于“我”的存在,却忽略了“无我”的真相。这种颠倒的认知让我们陷入无尽的烦恼。比如,我们追求财富、地位,却忘记了内心的平静才是真正的幸福。只有放下颠倒的执着,才能看清世界的真相,找到内心的安宁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叁
我者即是佛义,常者是法身义,乐者是涅槃义,净者是法义。释义:“我”代表佛性,即众生本具的觉悟潜能;“常”代表法身,即佛的永恒本质;“乐”代表涅槃,即超越痛苦的究竟安乐;“净”代表佛法,即清净无染的真理。感悟:这句话揭示了佛法的核心意义。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,只是被烦恼和执着遮蔽。真正的快乐不是外在的享受,而是内心的解脱;真正的清净不是外境的完美,而是内心的无染。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佛性,便能体会到生命的永恒与安乐。觉悟不在远方,而在当下;清净不在外境,而在内心。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肆
若人欲了知,三世一切佛,应观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。
释义:如果有人想要彻底了解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所有的佛,就应该观察法界的本质。而法界的本质就是一切都是由我们的心所造作的。这表明外在的世界和诸佛的境界,都与我们的内心有着紧密的联系,我们的起心动念、思想行为,塑造了我们所感知到的世界。
感悟:这句话揭示了“万法唯心”的深刻道理。我们的世界是由心所显现的,快乐与痛苦、成功与失败,都是心的投射。比如,同样一件事,有人看到希望,有人看到绝望,区别在于心的状态。如果我们能修心、净心,便能改变对世界的认知,从而改变命运。心是世界的源头,修心即是修世界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伍
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;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。释义:世间的一切行为、事物都是无常变化的,它们处于不断的生起和灭去之中,这就是生灭法的本质。当我们能够认识到这种生灭的本质,并且通过修行,让生灭的现象停止,就能达到一种寂静、安乐的涅槃境界。它提醒我们要正视世间万物的无常,不要执着于短暂的事物,而是要通过修行获得内心的解脱。感悟: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在不断变化,四季更迭、生命的兴衰、人际关系的聚散,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。然而,我们常常执着于事物的表象,希望它们能永远保持我们所期望的样子,一旦发生变化,就会感到痛苦和失落。但如果我们能接受无常的事实,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变化,就会发现内心的负担减轻了许多。就像树叶在秋天飘落,看似是生命的消逝,但实际上也是新生命的开始。当我们不再被生灭的现象所困扰,而是通过修行,让内心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,就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。接纳无常,才能超越无常;放下执着,才能得到自在。图片
图片
图片
分享,点赞此文一切功德,皆悉回向给众读者···
END
若喜欢,欢迎关注"悟典致知"
图片
谢谢帮忙点亮“点赞”+“在看”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中鑫优配-股票配资官方平台-股票开户哪一家比较好-带杠杆的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